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迎新活动 暨入学适应性教育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15 发布人/王林作者/ 来源/外国语学院 1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初外国语学院迎来了619朝气蓬勃的2025级新同学。为引导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深入了解学院文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顺利开启人生新篇章,学院隆重举行了新生迎新报到活动及适应性教育系列活动。整个迎新活动秩序井然,充满了温馨与热烈的氛围。

94日至6日的迎新报到日中,校园内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气息。学院高度重视迎新工作,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学院领导杜鹃书记、伊莉副书记亲临报到现场,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与新生及家长亲切交流。学生志愿者团队热情周到,为新生提供从入校指引、手续办理到宿舍安顿的“一站式”服务,高效有序的流程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消除了新生初来乍到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受到了外国语学院大家庭的温暖与包容。

95日杜鹃书记,王海燕副院长,伊莉副书记,分团委祖晴晴书记,辅导员张三月老师一同前往学生宿舍看望新生,领导们与新生亲切交谈,细致询问入校感受,并耐心答疑解惑,送上学院的温暖与关怀。

98日在三教204218两个教室同时举行的新生见面会,学院党委书记杜鹃、副院长王海燕、副书记伊莉、院长助理陈银春,孔辉、各专业系主任与专业导师、辅导员出席本次见面会。杜鹃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2025级新生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杜鹃书记指出,建桥处于上海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临港正加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外语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专业学习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杜鹃书记以历届优秀外院学子为例,殷切嘱托新生:不仅要潜心钻研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更要注重提升综合素养,锤炼品格修养,努力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她鼓励同学们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用专业促进文明互鉴,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展现青春担当。

随后,王海燕副院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她从学院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入手,详细解读了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介绍了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国际交流项目以及学业评价标准等。王院长指出,在外语学习中夯实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王院长的清晰阐述,新生们对未来四年的学习路径和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了宏观而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的学业规划有了初步的蓝图。

为增进新生对各专业的深入了解,各专业系主任分别进行了系统的专业介绍以及专业导师见面各系从专业发展历史、师资力量、课程特色、就业前景、学术前沿动态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生动而细致的讲解,各位系主任都如数家珍,展现了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的优势与活力。这让新生们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知,激发了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即将开始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9日,党委副书记伊莉在三教220为集体新生们带来了勇于探索大学生意义》的主题讲座。她围绕“拼搏、勇敢、快乐成长”这四个关键词,从专业热爱到目标规划、从拓展知识到热爱阅读,从爱自己到爱身边人的人际交往方式等多个维度,为同学们提供了细致而实用的建议。同时伊莉副书记生动的学姐案例阐述了树立明确目标、积极参与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大家主动融入集体、勇于尝试探索,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发现自我、提升能力。她特别提醒新生要关注身心健康,学会调节情绪、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整场讲座内容充实、氛围温馨,伊莉副书记亲切生动的语言和真诚的关怀赢得了在场新生的阵阵掌声,为大家顺利开启大学新生活提供了及时而温暖的引导。

随后,负责各个横向板块的辅导员老师也详细介绍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内容。他们分别就党建、团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奖助学金与学业支持、入伍政策、宿舍管理与安全教育、校友等模块,为新生进行了系统清晰的梳理和解读。各位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简洁的流程图,说明了参与各类活动的途径、获取资源的渠道以及遇到困难时的求助方式,鼓励同学们主动了解政策、积极融入环境、科学规划未来。整场教育大会内容全面、环环相扣,展现出学院完善的学生服务支持体系,为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节奏、安心开启人生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迎新报到工作和适应性教育系列大会组织有序、内容充实、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对新生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欢迎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引领和学业导航。相信2025级新生必将以此为起点,尽快融入学院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温馨的校园文化中,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在外国语学院这片沃土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绚丽华章!

撰稿人:朱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