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匠心|刘海洋: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

发布时间/2022-12-07 发布人/徐亚男作者/ 来源/外国语学院 14


刘海洋老师自2009年从同济大学毕业进入我院工作,秉承“坚守匠心,不忘初心”的育人理念,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工作中心环节,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教12年多,她坚守教学一线,牢记党员身份,践行党员标准,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奉献,近三年先后荣获上海建桥学院2019年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课程思政”课程说课竞赛二等奖;2019年度优秀教学奖;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案设计大赛一等奖。近期,刘海洋老师代表我校在“临港五校新时代课程思政示范展示”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临港五校新时代课程思政示范展示”竞赛活动颁奖仪式




师德为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观察老师。一个老师的学识、态度、作风均能够在细微处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也会以这样的老师为榜样。刘海洋老师牢记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她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和育人工作,备课充分,治学严谨,授课负责,将师风师德体现在教学细节中。此外,刘海洋老师尊重和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的提高和成长,她与同学们共享英语知识、语言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英语学习。课余时间,通过党员知心朋友和担任班级导师,了解授课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找出潜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制定学习规划;加强学习上有松懈的同学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与督促并行,使得他们能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来开展各项学习任务。她说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学相长

教学是一项良心活,很难用指标来考虑,教学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职业感,而教学的口碑往往在一届届学生的心中。刘海洋老师始终认为做好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也是她选择高校教师这一工作的初心所在。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她始终以教学为本,认真备课,耐心讲授,虚心求教,站稳讲台。

为了更好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刘海洋老师根据2018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采用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的教学理念,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制定了教学-学习-评价一致性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案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中刘海洋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阶段班级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英语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目标,并且及时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进度安排、评价方式的合理性,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和在线反馈情况,形成课程改善历程报告,调整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历年来学生评教平均分94以上。




教学评价截屏


此外,刘海洋老师积极承担专业课程建设、实施教学改革。她负责并主持了英语系《英语听说12》的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际,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一阶段通过实施词块教学法,显著提高了英语专业实验班学生词块获取能力和听写能力,验证了词块教学法对于我院学生学情的有效性;二阶段采用多模态视域下语言与内容融合式听力教学,探讨了多模态话语框架下听力教学的可行性,为探索有效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提供实证数据。

同时,在课程实施中,为了更切合具体教学情境和学生需求,刘海洋老师依据“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建设标准,对教材进行审读和二次开发,对既定的普适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它课程资源,更新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需求,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以《英语听说》为例,刘海洋老师针对我院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两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多为被动听力(passive listening),导致信息接收不全,篇章理解能力不高,即使听到正确答案,头脑中形成的多为相互间无关联的单个信息,而非完整信息链。基于此,课上她通过听力技巧、听力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改变passive listening的听力习惯,学习并掌握听力技能,强化学生多元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比如语音辨别能力、记笔记能力、听记要点能力、短暂记忆能力、预测能力等的综合运用)。她通过选取不同类型听力材料,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文等各个方面的题材及对话、访谈、短文、专题报道、新闻等各种语境形式,提高学生听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听力技巧、听力策略,并养成听前预测,听中分析,听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针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刘海洋老师采用词块教学法,引导学生以词块替代孤立的单词学习和记忆方式,课前下发词块分类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习,再辅以课堂语言点讲解,帮助学生完成词汇储备,提高听写产出量。同时,以主题形式列出听力材料所需背景知识,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课下自主学习,课上以presentationdiscussiondebate等口语形式进行课堂展示,从而达到听、说结合。刘海洋老师还制定了详细的课外实践训练计划,根据学情选择听力素材分享给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课外实践练习和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听写技能。



育人育德、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刘海洋老师强调,在“大思政”格局下,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要与思政理论课“三位一体”,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她认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目标应该是在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外问题的过程中,澄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信仰,塑造精神家园。同时,应该根据授课课程性质,选择合适的建设内容和方式,比如:

刘海洋老师在进行《英语报刊选读》思政建设时,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她结合课文主题,从(1)“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百年党史学习;(2)“人类命运共同体”;(3)“关爱他人,学会感恩”;(4)“弱国无外交”,中华崛起;(5)“文化自信”;(6)“端正考风,诚信考试,从我做起”六个方面进行价值引领,在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

教学方法上她采用了专题嵌入式、元素结合式、隐形渗透式等方式,将“课程思政”内容情景化、故事化,通过互动式、讨论式、探究式等课堂环节和活动,达成思政育人目标。同时,通过设置小组项目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鼓励学生在分组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服务他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为能力。

而《英语听说1》课程思政建设,刘海洋老师是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活动。结合News Items听说训练板块,她采取了小组汇报的活动形式,指导学生根据每单元思政主题,选取“时事时文”(包括但不局限于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新闻发布会、新闻中心记者会、国内外大会的演讲、问答的影音资料以及有关中国各个领域发展和进步的新闻报道)作为听说材料并进行课堂口头汇报。一方面锻炼学生运用语言基本技能进行口语表达,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汇报过程中了解到当前国家治国理政的大方略、最新发展动向、业已取得的成就,既让学生学习了热点事件的英文表达,而且给人以信仰和力量,以此达到构建爱党爱国理想信念的目标。

此外,刘海洋老师充分依托Blackboard在线教学平台,设置课前探究任务,分享 “课程思政”材料,激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主题背景讨论;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讲解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她通过口授、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再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对思政内容进行反思和巩固。


扎实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科研工作是教学的基础,只有不断跟上学科的前沿,教师的授课才能吸引学生。刘海洋老师近年来参加了“全国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论坛”、“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名家系列/海外专家系列讲坛”等一系列学术研讨和讲座活动,并将学习所获应用到教学实际。

此外,刘海洋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比如通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三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金课”建设专题网络培训,教发中心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培训,以及外研社主办的“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线上研修班”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她指出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有效保障了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进行。